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133章(1 / 2)

戚暮山忍俊不禁道:“你陪她玩会儿,我很快回来。”

-

梁氏带戚暮山去到隔壁的空房间,房内家具被搬走了大半,分外简陋。

她找来两张凳子,拂袖擦去凳面灰尘,自顾说着:“自从民女的相公去世后,日子拮据,为了节流辞退掉许多下人,现在三个孩子全靠民女和秋娘在照顾,倒是给侯爷的那位朋友添麻烦了。”

戚暮山坐了下来,笑道:“不麻烦,我那位朋友平素就挺爱照顾人。”

“民女看得出来。”梁氏说,“能招孩子喜欢,都是心地良善之人,侯爷的朋友如此,想来侯爷亦是如此。”

戚暮山垂眼轻笑,将和田玉扇搁置桌上:“两人志趣相投便可成为朋友,与良善之人结友的未必就是善人。”

“民女是妇人之见,只知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。”梁氏拿起玉扇,缓慢展开,“若侯爷也不可信,那民女这场孤注一掷,只能满盘皆输了。”

玉扇开到最后,梁氏忽地睁了睁眼,而后掀起眼帘看向戚暮山。

“现在定输赢未免太早了,夫人。”戚暮山说。

梁氏再次默数了遍玉扇扇骨,确认是少了一节,意外道:“你,怎么发现的?”

戚暮山:“夫人修复玉石的手法很高超,可还是有点瑕疵。”

“……是吗……”梁氏微叹了口气,嘴角扬起一道不易察觉的弧度,“这么多年不修,应是手艺生疏了。”

梁方非携一家老小从会宁辗转林州最后搬迁至万平,户口调动,梁氏原本的名姓已难以追究,不过据说她曾是珠宝匠之女,善作金银、修白玉。

如戚暮山所料,将这柄玉扇断骨纳书,复又修缮如初,正是出自梁氏之手。

“虽瑕,但不掩玉。”戚暮山接着道,“若非夫人透露解密的关键,这里面的秘密恐怕永无见天之日。”

梁氏沉吟片刻,问:“既然侯爷什么都知道了,今日何必特来拜访呢?”

“一来自然是为了物归原主,二来……”戚暮山顿了顿,压低声音道,“我想请问夫人,先夫突发心疾当日,可有见过什么人,说过什么话?”

房外忽然响起孩童的嬉笑声。

梁氏轻蹙眉头,眼中不禁多了几分悲色:“那日,他早早就出了门,说是要去见户部的吴大人,民女等到申时才等到他归家,回来时还好好的一个人,夜里就突然走了。”

“他那心疾多久了?”

“民女不知……不过民女觉得他心中忧思的当是那件事。”

戚暮山会意地拿出方技残页,放在梁氏面前,便见她点了点头,继续说:“先夫曾嘱托民女,若是哪天他不在了,务必要将这份罪证存好,万不可落到做官的那帮人手里。”

“他死后,衙役和锦衣卫都来过几次,说是调查其真正的死因,但民女知道他们是来搜查的,所以就把方技分散藏在各种玉器里,并找兄长假扮盗贼转移出去。”

说到这,梁氏拿起残页,带着几许愤恨地攥紧:“只可惜,兄长死在了锦衣卫高手的刀下,那个锦衣卫带着兄长的首级和玉器找上门来,逼迫民女说出玉器的秘密。我不怕死,但我舍不得我的孩子。之后,他们就砸了宅里所有玉器,烧了所有证据。”

梁方非早年经商,哪怕妻女孤寡一辈子,积攒下的家业也够她们余生尽享清福,然而这一切都已化作碎片。

戚暮山看着那张干瘪的、荣华不再的脸庞,轻声说道:“抱歉……”

梁氏回望向他的眼眸,长呼了一口气:“该抱歉的是我们,对不起,所有因它而死的人。”

“那,为什么给了我?”

“民女本以为罪证已统统烧作烟云,可是有天秋娘外出时听人说,靖安侯要在花魁宴给青青姑娘献上一把和田玉扇。那时被锦衣卫带回的玉器里没有扇子,民女便猜测,那把玉扇可能正是侯爷要送给青青姑娘的那把。”

“……”

靖安侯本人此刻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。

梁氏见戚暮山脸色异样,权当是他身体有恙,于是道:“然而花鼓巷的姑娘却说青青姑娘最后没收下扇子,扇子还在侯爷手中,民女便知道,那正是锦衣卫遗漏的罪证。侯爷虽然潇洒风流了点,但为人坦荡磊落,因而民女就想孤注一掷,赌侯爷是否会与他们同流合污。”

戚暮山从梁氏牵强的笑容中看到一抹释然,说:“很显然,我也赌对了。”

梁氏把残页还给戚暮山:“这东西于我而言已无用,若是能帮到侯爷,也算是告慰那些无辜的亡灵。”

“可还有其他残本?”

“没了,先夫当初带走的也仅是残页,原本应当藏在林州知府那边,侯爷可以去那找找,但孟道成其人狡黠,不容易对付。”

孟道成案在林州闹得沸沸扬扬,不说孟道成,光是陈术做的那些事也够人唠上好久。此事传到万平必然让梁方非听去风声,梁氏岂会不知如今的林州知府早已不是孟道成?

戚暮山注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